独家报道 国内动态 国外动态 企业新闻 市场分析 政策法规 技术资讯 主题站
2018年我国玻纤产量将达到450万吨
发布时间:2018-12-29   浏览次数:

1.全球玻纤需求稳定增长

从全球角度看,根据玻纤巨头欧文斯科宁近期测算,全球玻纤行业需求增速约为工业产值增速的1.6倍。世界银行预计全球2018~2019年GDP增速为3.0%~3.1%,由于工业产值增速与GDP增速类似,以此来计算2018年及2019年全球玻纤需求有望维持在5%左右。

中国玻纤产量及增速情况见图1。由图1所见,2018年我国的玻纤产量将达到约450万吨。

图1 中国玻纤产量(万吨)及增速情况

目前,在中国玻纤消费市场中,玻纤的主要应用集中在建筑、电子电器、交通运输、管道、工业应用以及新能源环保等领域,占比分别为34%、21%、16%、12%、10%和7%等。其中,汽车轻量化、风电叶片方面的需求增长较快,汽车每减重10%,将降低油耗6%,玻纤制造的复合材料能有效减轻汽车重量,从而减少汽油用量,并且提高新能源汽车的续航,符合目前节能和环保的大趋势。目前我国整车配件上的复合材料应用比例仅为8%~12%,远低于国外的20%~30%。未来玻纤产品在交通领域中的渗透率有望进一步提升,将带动玻纤需求快速增长。

近年,我国玻纤电子纱的需求,越来越依赖着电子行业的持续增长,需求也将进一步提升。根据Prismark统计,2017年我国PCB产值280.93亿美元,同比增速达3.65%。电子纱约占覆铜板成本的25%~40%,是制作PCB的重要原材料。随着PCB板下游的通讯、电子消费、汽车电子等持续增长,未来有望拉动全球PCB产业的增长,提高电子纱需求。

另外,风电需求反弹以及汽车轻量化、PCB板中玻纤广阔的应用空间将支撑玻纤需求保持稳定增长。长远来看,由于玻纤的替代属性,在航空航天、环境工程、海洋工程等新兴领域应用有望增加,行业仍然有较大的成长空间,或将抵消新增产能影响,未来玻纤价格下行空间有限。

2.今年我国玻纤行业发展特点

2018年初以来,玻纤板块回撤较大,市场对于新增产能投放和贸易摩擦利空的担忧压制行业估值,行业市盈率处于近五年历史低位,在14倍左右。当前中美贸易摩擦得到阶段性的缓和,对于海外营收占比较大的玻纤行业或将受益。

具体来看,美国是中国重要的玻纤出口市场,2018年出口到美国的玻纤占国内玻纤总产量比重预计约为7.5%;从公司来看,2017年外销占比中国巨石达44.9%、中材科技达17.6%、长海股份达30.6%,其中中国巨石出口至美国的量占比约5%~10%,中材科技占比约10%左右,长海股份出口到美国的量相对较小。若下个阶段关税问题得到彻底解决,压制海外玻纤需求预期的问题将得到显著改善,短期来看,暂停加征关税也为玻纤行业上市公司减轻今年的业绩压力。

3.2018年我国电子级玻纤产能新增情况

2018年间,我国有两大电子级玻纤项目投产,即10月份投产的河南光远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光远新材”)年产5万吨电子纱和8000万米电子布项目,以及12月份投产的中国巨石新材料集团(下称“中国巨石”)年产6万吨电子级玻纤池窑生产线项目。

2018年10月12日,光远新材三期年产5万吨电子纱和8000万米电子布项目投产暨电子材料研发中心启动仪式在光远新材举行。三期投产后,公司年产能为8.6万吨电子纱和2亿米电子布。 该项目投产填补了河南省池窑拉丝玻纤行业空白。其每期项目建设之快、效率之高,创造了“光远速度”。

2013年10月16日,光远新材投资6.5亿元的一期年产3.6万吨电子级玻纤项目正式投产。

2014年12月20日,投资2.6亿元的电子级玻纤配套4000万米电子布项目正式投产。

2016年12月16日,投资3.9亿元的年产8000万米电子级玻璃纤维布正式投产。

2017年6月21日,投资10亿元的光远新材三期项目动工。

2018年8月9日,光远新材年产5万吨电子纱项目正式点火投产。

2018年10月12日,年产5万吨电子纱和8000万米电子布全面投产,电子材料研发中心正式启动。

12月18日,中国巨石位于浙江桐乡的智能制造基地第一条细纱生产线——年产6万吨电子级玻纤池窑生产线胜利点火。该项目的成功点火,标志着巨石朝着实现细纱规模全球第一的目标又向前迈进了坚实的一大步。中国巨石决心用五年时间实现细纱规模全球第一,不仅是生产规模位列首位,更要通过智能制造,使细纱生产质量更优、品种更全、结构更好、效率更高、成本更低、更绿色环保,为细纱生产带来新的变革。

今年投产的两大电子级玻纤纱项目,使得我国电子级玻纤纱的产能新增了11万吨/年。截至2018年底,我国电子级玻纤纱产能达到了约73.2万吨/年。国内内资企业的年产能由2017年的占全国总产能的43.0%,增加到2018年的53.5%。

表1  国内电子玻纤纱2017年产能情况统计及2018年产能预测

【转载声明】:本网站所转载的文章,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遵循原作者的版权声明,如果原文没有版权声明,我们将按照目前互联网开放的原则,在不通知作者的情况下转载文章。如果转载行为不符合作者的版权声明或者作者不同意转载,请来信告知:qbw@fiberglass365.com。如其他媒体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有关文章时,务必尊重原作者的著作权,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来源:玻纤情报网
 关键词:
免责申明 网员服务 广告服务 站内导航 联系我们 关于我们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 南京玻璃纤维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www.fiberglass365.com.cn 苏ICP备09016666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