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报道 国内动态 国外动态 企业新闻 市场分析 政策法规 技术资讯 主题站
优胜劣汰 国产碳纤维竞争格局生变
发布时间:2018-06-28   浏览次数:

近期,辽宁省沈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宣告沈阳中恒新材料有限公司破产的消息,再度引起了大家对于国产碳纤维企业经营情况的高度关注。事实上,去年我国碳纤维行业就已经出现了“申请破产第一案”——浙江泰先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向当地法院申请破产。

种种迹象显示,我国碳纤维行业在经历了10多年的快速成长后,优胜劣汰现象正在凸显,行业开始洗牌了。

优胜劣汰是市场经济环境下任何一个行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会出现的正常的市场现象,碳纤维行业不会例外,也不能例外。而这也意味着,经历了前10年的一路拼搏,解决了“从无到有”问题的国产碳纤维行业,正在迈入更高质量的发展阶段。

市场之手开始淘汰无效产能

众所周知,新材料技术是世界各国重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而碳纤维是新材料产业的重点。尤其是在国防军工领域,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也正是由于深深明白碳纤维对于各国的重要价值,在中国碳纤维产业2005年突破产业化关键技术之前的几十年时间里,日本等发达国家对中国在碳纤维领域的装备、技术、人才实行严格封锁。


从CCF300碳纤维技术2005年实现重大突破后的10多年来,我国碳纤维行业快速发展,迅速解决了“从无到有”的问题。技术上的突破加上对碳纤维材料重要性的认知,使我国掀起了一股投资碳纤维的热潮。


目前,研究、生产碳纤维的企业和机构在全国广泛分布,在吉林有吉林石化、吉林化纤等,在山东威海有光威等;在江苏有中复神鹰、恒神股份、中简科技等;在上海有金山石化等;在浙江有宁波材料所;在山西有山西煤化所等。


“多个地方的政府对碳纤维投资项目都会有一定的优惠或者补贴政策,国家对这种战略性材料也非常重视,加上部分企业老板确实有干好碳纤维报国的追求,多种因素重叠到一起都刺激了资本进入碳纤维行业,这其中既包括国有资本,也包括民营资本。”一名业内人士这样说道。


据不完全统计,国内大大小小的碳纤维企业共有约30家。有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碳纤维的需求总量约为23487吨,产能约为26000吨。从实际产量看,2017年,中国大陆的碳纤维产量约为7400吨,中国台湾的碳纤维产量约为4000吨。


不过,这几十家企业的经营情况却大不相同。上述业内人士指出,目前,少数几家拥有千吨级生产线的企业正常生产,还有几家拥有百吨级生产线的企业也在生产,其余有开工、有产出的碳纤维企业数可能不到10家,剩下的就是不生产的。


而近期被沈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宣布破产的沈阳中恒新材料有限公司,就属于近几年没开工的企业。一名碳纤维业内人士表示,沈阳中恒停产至少有3年了。


据公开信息显示,沈阳中恒成立于2009年,主营碳纤维原丝、碳丝及其制品、特种碳纤维及碳纤维相关产品,注册资本为1.818亿元。截至2018年1月31日,沈阳中恒的资产总额为3.6亿元,负债总额为5.85亿元,所有者权益为-2.2亿元,严重资不抵债。


其实沈阳中恒并非申请破产第一例。2017年,浙江泰先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向当地法院申请破产,业内称,这是我国碳纤维行业出现的“申请破产第一案”。公开资料显示,浙江泰先成立于2010年,注册资本为3亿元。2015年至2017年1月,其主营收都为0元,税后净利润分别为-2259万元、-2675万元、-608万元。


仔细梳理会发现,在本轮持续了约10年的碳纤维投资热潮中,尽管企业经营普遍性面临巨大考验,但从项目总量上看,基本处于“只增加不减少”的状态。而且,当初部分企业涉足碳纤维行业时,投资人心中多多少少都带着一种“打破垄断、产业报国”的情怀,所以即便是艰难的坚持,大家也仍会觉得那可能是一种理想的力量支撑着企业往前走。但是,浙江泰先和沈阳中恒让大家明确意识到,即便是再有情怀的行业,也逃不过市场竞争法则的考验。而能不能赢利,且能不能实现连续赢利,已经成为未来5年、甚至未来10年里摆在更多中小碳纤维企业面前的首要难题。


“低成本化是国产碳纤维继续提升竞争力的一个关键点,而低成本化怎么实现?其中一条就是要有规模效益。那规模效益又如何实现?一是通过规模化来降低公共费用和原料采购成本,二是通过工艺革新或颠覆性创新。而要有规模效益,首先就要做到去掉无效产能,加强实际产线的生产能力。从这个角度看,较长时间都没有生产的碳纤维企业申请破产并不意外,这类企业通常被叫作‘僵尸企业’,他们的产能对于整个碳纤维行业来说属于无效产能。”江苏澳盛复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总监严兵这样说。


熬得住亏损的家底和决心是大考


已经申请破产的两家碳纤维企业固然有自身的一些原因,但亏损是不是个案?不是。


从整个国产碳纤维的产业化之路来看,必须认识到,这本身就是一场“生与死”的漫长考验,在领军企业实现赢利前,全行业基本处于亏损状态。只不过,近些年,有些企业熬过来了,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开始赢利;有些企业仍在熬着,仍然持续承受着亏损;还有些企业开始倒下去了。


中国碳纤维近10多年来一路突破重重封锁,坚持自主研发的过程,无疑充满了太多的艰苦和磨难。而在初期发展、攻关过程中,各种内外因素交错,使行业和企业的生存、发展面临着巨大考验。


首当其冲必须面对的,是碳纤维的研发科技攻关、实现产业化的过程本身就需要巨大的资金投入。即便各地对碳纤维企业有一些财政补贴上的支持,但这在企业整体巨大的投入面前可谓是“杯水车薪”。


光威是我国最早实现赢利的碳纤维企业,自2012年开始赢利,且实现了2012年~2017年连续赢利。但是,在艰苦攻关的10多年里,光威集团先后给碳纤维投进去了30多亿元,不但把在钓鱼竿板块赚取的利润全部投了进去,而且一度负债累累,在银行的贷款最多时近20亿元,企业一度面临“倾家荡产”。


中复神鹰碳纤维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国良前不久在全国科技工作者日上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公开演讲中,讲了当初做碳纤维的一些艰难细节。


“我们摸索着突破了一些技术,但一开始做出来的碳纤维不合格,卖不掉,产品即便低价也没人要,还要出环保费用让人处理。后来,产品开始能便宜卖,但是亏本,怎么办?生产线不能退,所以明知亏本也不能停。而且,我们要想真正做成功碳纤维,就必须摸索经验,而一旦生产线停下来可能就开不起来了,所以,我们就这么一直坚持着。我们做碳纤维十几年,亏了近10年,最近几年才开始赢利。现在,我们做的碳纤维质量好了,客户能接受了,T300、T700等都能做出来了,而且千吨生产线也能稳定地开。有人问我,碳纤维是怎么搞出来的?其实就是折腾出来的,不停地折腾,不停地改,最后终于成功了。”张国良感慨道。


江苏恒神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另一家碳纤维龙头企业,在新三板挂牌。恒神股份一直致力于形成“碳纤维(包括织物)-中间产品(树脂和预浸料)-复合材料产品开发技术服务(包括设计分析、成型工艺与制造)”的一条龙服务全产业链模式。


但新三板的公开数据显示,2017年,恒神股份的营业收入为2.04亿元,毛利率为-65.82%,归属于挂牌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32亿元。2016年,其营业收入为1.948亿元,毛利率为-40.14%,归属于挂牌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27亿元。


该企业顾问沈真在谈到国产碳纤维的产业化之路时指出,突破碳纤维技术具有长期耗资的属性,实现国产碳纤维的产业化是一项需要经历至少10年的漫长投入、耗费巨资、且得忍受长期亏损的事业,这只有具有长远眼光、且财力雄厚的企业集团才可能胜任。


那么,只有中国碳纤维企业是这样吗?不是的。国际碳纤维巨头同样经历过这样一个“熬得住亏损”的过程。据业内人士介绍,世界碳纤维“巨头”日本东丽从开始生产碳纤维到实现稳定的赢利,前后历经了30多年。


由此来看,在我国碳纤维企业继续推进产业化的征程中,参与其间的企业,除了技术实力,有没有雄厚的资金熬得住亏损,从内心深处愿不愿意继续熬下去都非常关键。

两极分化凸显印证行业加速洗牌

一方面是部分经营难以为继的碳纤维企业申请破产,另一方面却是具有领军优势的碳纤维龙头成功进入资本市场、攻克了新技术难关、产能规模继续扩张等好消息接连传来。


在赢利能力方面,一个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事件是,2017年9月1日,光威复材在深圳创业板成功上市,成为我国登陆资本市场的第一家专业碳纤维企业。2017年,光威复材实现营收9.49亿元,同比增长49.87%,实现净利润2.37亿元,同比增长18.99%。最新的财报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光威复材实现营收2.71亿元,同比增长27.75%;实现净利润8665.24万元,同比增长33.66%。


对于长期经受亏损“煎熬”的国产碳纤维行业来说,光威复材成功上市无疑具有重要意义,这标志着我国碳纤维龙头企业通过长期历练具备持续赢利能力,今后也能依托资本市场谋求更好发展。


对此,北京化工大学碳纤维及复合材料研究所所长、国家碳纤维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徐樑华指出,实现连续赢利的光威目前已经走上了一条良性循环之路。成功上市后,能够摊薄财务等综合成本,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因持续的技术研发投入给企业带来的财务压力。


同时,作为民用碳纤维的龙头,中复神鹰也于2016年开始赢利,这在国内民用碳纤维市场尚属首次。“这也标志着国产碳纤维开始进入良性发展阶段。”一位业内人士这样评价。


在产业化技术突破、产能规模提升等方面,龙头企业的好消息也接连传来。


光威复材方面,前不久,该公司宣布,由北京化工大学国家碳纤维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联合公司旗下全资子公司威海拓展纤维有限公司,以及航天材料及工艺研究所和北京卫星制造厂有限公司承接的科技部863课题“聚丙烯腈碳纤维石墨化关键技术研究”经过3年的攻关,通过了验收。


该项目攻克了纤维制备关键技术、纤维性能表征技术、纤维应用技术和碳纤维高温石墨化设备设计制备技术,研发、生产的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性能指标与进口的M55J碳纤维相当。这也标志着国产QM4055(M55J 级)高强高模型碳纤维材料实现了从工艺到装备的完全国产化制备,提高了航天应用领域对该高强高模级别碳纤维的自主保障能力。


中复神鹰方面,去年5月,该公司千吨级T800原丝生产线建成投产,并实现连续、稳定运行;去年8月底,其单线SYT55(T800)级碳纤维千吨级生产线也宣布投产。而在这之前的十几年里,中复神鹰相继投入约18亿元,建成了4套聚合系统、6条纺丝生产线、10条碳化生产线。


意味着更高纺丝效率的“大丝束”是国产碳纤维重要的发展方向。在这方面,部分龙头企业也实现突破,吉林化纤集团就是其中的一家。


吉林化纤拥有碳纤维原丝产能1.6万吨/年,尤其是在大丝束碳纤维原丝生产方面已经形成一定的技术、规模、成本和质量优势。在碳化方面,2016年,吉林化纤启动了与浙江精功集团共建1.2万吨大丝束碳纤维碳化项目,今年2月,该项目一期1号线2000吨/年的碳化生产线全线开车。


据了解,今年一季度,吉林化纤24K以上大丝束碳纤维原丝的销量为752吨,同比增长了约5倍。


上海石化也于前不久宣布,成功试制出48K大丝束碳纤维,并已贯通全流程。相比由1K~12K的小丝束组合而成的大丝束碳纤维,该产品实现单束碳纤维根数大于48000根。


可以发现,在当前的竞争格局下,国产碳纤维的产业集中度正在逐渐提高,光威复材、中复神鹰、中安信、恒神股份、吉林化纤和精功集团等几家企业的综合竞争优势正在稳步增强。


如果撇开整个中国碳纤维产业化技术水平继续提升的空间不谈,只在现有的技术水平体系下思考国产碳纤维企业的整体竞争格局就会发现,两极分化、优胜劣汰的现象正在逐渐显现,这恰恰说明,国产碳纤维开始进入谋求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新阶段。


可以预见,接下来,在中国碳纤维产业继续卯足劲儿追赶世界先进水平的过程中,将继续出现这样的现象:一方面,人才、资金、政策等各种综合要素将进一步向优势企业集中,他们的整体竞争能力仍将不断增强;另一方面,那些在产业化技术、装备、人才、资金等各方面的实力不足,无法匹配企业发展目标的企业,将会像沈阳中恒和浙江泰先一样,陆续申请破产,被市场淘汰出局。


而随着行业洗牌加速,随着国家加大对战略性新材料行业的各项政策支持,我们期待中国碳纤维这个充满“报国情怀”的行业能再度蝶变,最终能在国际碳纤维舞台上唱出最响亮的“中国之声”,并能与国际碳纤维强国“一决高下”。


【转载声明】:本网站所转载的文章,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遵循原作者的版权声明,如果原文没有版权声明,我们将按照目前互联网开放的原则,在不通知作者的情况下转载文章。如果转载行为不符合作者的版权声明或者作者不同意转载,请来信告知:qbw@fiberglass365.com。如其他媒体或个人从本微信公众号转载有关文章时,务必尊重原作者的著作权,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来源:玻纤情报网
 关键词:
免责申明 网员服务 广告服务 站内导航 联系我们 关于我们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 南京玻璃纤维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www.fiberglass365.com.cn 苏ICP备09016666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