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报道 国内动态 国外动态 企业新闻 市场分析 政策法规 技术资讯 主题站
中国化工市场正在产生巨大的质变
发布时间:2017-02-22   浏览次数:

今天,当你一觉醒来发现“完全变天了”:这些化工原材料生产企业一夜之间发现了他们所隐藏的优势——行业集中度居然己经这么高!

有不少基础化工原材料生产企业甚至互相使个眼色就可以将价格直接抬起来。他们发现“牺牲一点点量”将市场价格凶猛的抬起来远远好过 “将量做大来获取一点点利润”;他们还发现以前那种不少产能过剩的化工原材料靠出口来谋求生存的做法只是“让全球其他国家受益、而自己没有占到任何的便宜”,中国市场已经足够他们玩了,例如钛白粉。

市场的数据告诉你,这些已经成长为巨头的化工原料生产企业从2016年下半年开始将盈利放到了首位,不惜一切代价获取尽可能高的利润成了他们追求的目标:先是纯苯的暴涨。用主要原料石脑油成本测算的纯苯生产成本应该不会超过6000元/吨。当时国际原油期货价格在100美元/桶附近时,当时的纯苯价格也就在9000元/吨。纯苯的暴涨直接引发了它的下游暴涨。

另一个更离谱的品种是丁二烯,丁二烯行业集中度异常的高,加上市场轻度缺货,主要生产企业在市场价格的把控方面完全可以用“随心所欲”四个字来形容。今天华东市场丁二烯价格已经破了26500元/吨,而去年同期市场价格曾摸到5000元/吨。还不止如此,前几天有丁二烯的大佬预测说,市场价格冲击28000元/吨大搞已经没有悬念了。

与去年同比,中国化工品价格上涨的品种超过八成,价格翻番的品种随便数,现在有分析师还在用原油期货价格来分析中国市场的化工品价格,这样的分析已变得完全不靠谱。

我不知道这种“釜底抽薪”式的涨价对中国化工品市场的影响到底会有多大。

纯苯的价格已经不可思议的远远高于二甲苯的价格;

丙烯价格的上涨引发环氧丙烷价格的飙涨;

生产企业集中度超高的丙烯酸当然绝对不甘落后,导致PDH所用进口丙烷价格的暴涨;

而本来就是暴利的MDI竟然还在往上调价,借助于行业的超级垄断地位、仅有的几家MDI生产企业将市场价格直接放到了25000元/吨,去年同期聚合MDI却只有区区8500元/吨。

有钛白粉生产企业曾为其涨价辩解,说因为环保督查导致减产所致,可2016年中国钛白粉实际产量同比大增11%又怎么解释?我们认为中国化工市场质变已经产生了,接下来三个趋势应该可以用“势不可挡”来形容:

1、对出口的关注度在迅速下降

我们的化工原材料生产企业发现 ”还是中国好!”“窝里玩”能让企业获得比想象高得多的利润,为什么要依赖于出口呢?

不少的化工产品已经报不出让外商可以接受的FOB价了,过去15年的血拼事实上在全球范围彻底的洗了牌,甚至很多国外的企业被我们冲击地直接关了门!从中国进口他们所需要的原材料已经是他们不得不做的事情了,例如钛白粉、MMA等。

中国化工市场的大宗化工原料这样无节制的涨价,已经引发国外担忧,不少外国同行纷纷加大了中国以外同类原料产能建设投资力度,力图减少对中国大宗化工原料的依赖......

所以国内这样疯狂的现状能制成多久,在二年后面对新一轮产能扩张,仅靠国内市场怎么可能消化?这种短视、无节制地追求暴利,即使你二年后重新玩低价把戏,大概也无人会陪你玩,至少在国外,一地鸡毛,已经不可避免!

2、对上游化工原材料的投资竞赛正在大规模的展开

很值得留意的是,最近对基础化工原材料例如乙烯的投资规模让人直冒冷汗,例如本来己经产能过剩的炼油领域,报道投资的装置创国内纪录:4000万吨级、1600万吨级......并且还是一体化,配套巨量化工品生产,两年以后将冒出的巨大的产能和供应量必将导致更惨烈的厮杀,即使目前产品处于绝对垄断地位的企业老总也“开始睡不着觉了”,有企业老总说,别看他们销售的产品正在获取令人羡慕的暴利,一年以后他们所在的市场将变成“红海”,是那种血流成河的海......

面对价格飙涨的化工原材料,去过剩产能就是一个传说。

所谓的去过剩产能只有两条途径:第一是用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工艺替代落后的产能;第二是通过市场的激烈竞争无情的淘汰那些没法盈利的企业。而对中国化工原材料领域而言,第一条很难成立,现在还没有看到什么革命性的技术在中国化工原材料生产领域涌现;若全行业的盈利水平都能大幅飙升,你再让这些生产企业去产能,简直是在开玩笑。

3、下游企业的去产能正大规模的展开

以前、下游的生产企业例如TPU、环氧树脂等,保持20-30%的毛利率非常正常,而他们的下游例如鞋、涂料、洗涤用品生产企业保持30-50%的毛利率也非常正常,而现在呢?

在原材料成本彪升的今天,像TPU、环氧树脂这类生产企业只能维持不到11%的毛利率(实际上是亏损的边缘),但是他们的下游因为无法将成本上涨的压力向更下游传递而实在是撑不住原材料价格持续的上涨。

所以目前越来越多选择停产的企业是那些采购和运营成本不具优势的中小企业。

“大企业原材料采购量大,有一定的谈判筹码。但小企业没有机会谈,我们说涨多少就涨多少,否则,我们不会再供货”,某上游生产企业老总如是说。那么这样一来,下游小企业成本将会提高,生存难度加大,会加速并购、整合、洗牌。

尽管大企业还在死扛,但今年这些仍然扛着的大企业直接举动就是砍运营成本。不要看像洗涤用品和涂料这类企业好像一直能保持很高的毛利率,但他们有相当部分钱是拿来进行营销宣传的。现在原材料成本急剧上涨的后果之一就是他们正大规模的削减营销费用,例如他们的广告预算,以后在电视上就会发现他们的广告越来越少。

相对于上游,化工领域下游行业集中度非常的小,这轮原材料凶猛的上涨加上环保监管和安全监管的趋严,将成批的逼死下游中小企业。

代表落后产能的中小化工企业基本集中在下游,因为上游基础化工原料投资都非常巨大,经过过去二十年的市场血拼,已经没有中小企业这一说法!

在环保、安全的高压下,在成本迅速飙涨的今天,这些中小企业正在失去生存的空间。今年化工企业的去产能一定是让那些中小企业消失,加速下游生产企业行业集中度的提升和整合,能熬过去这个“冬天”的都将会成为大企业(或被大企业并购)。

虽然今天高度分散的中国化工下游生产企业没有能力将成本上涨的压力往下传递,但从长远来看,原材料涨价会加速淘汰没有竞争力的中小微企业,随着行业集中度迅速的提升,将促使下游行业回归理性,有利于产业链健康发展。

相信三年以后,行业集中度迅速提升的下游将会作出两个市场的选择:一是压迫产能令人恐惧增加的上游重新陷入惨烈的价格战;

如果做不到第一点,他们一定有能力将成本的压力往下传递,从而引发社会商品的价格普涨,也就是我们担心的通货膨胀,那时候每个人都将为之买单,不管你是处于上游、中游还是下游。

这个疯狂的市场谁也不敢预测到底会怎样,基础化工原料价格是不是还会继续的飙涨。但是不难看出现在的市场已经显现出疲态,尽管一些大佬们都高度认同价格涨得过分,虽然表面上还在期盼着价格继续往上涨,但内心里都在开始盘算,希望价格开始下跌的时候他们能够第一个知道。


来源:玻纤情报网
 关键词:
免责申明 网员服务 广告服务 站内导航 联系我们 关于我们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 南京玻璃纤维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www.fiberglass365.com.cn 苏ICP备09016666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