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动态 独家新闻 国外动态 市场分析 企业新闻 技术资讯 政策法规 主题站
首届碳博会开幕
发布时间:2023-06-12   浏览次数:


2023年6月11日,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与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首届上海国际碳中和博览会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开幕,为期四天。首届碳博会以“走向碳中和之路”为主题,聚焦节能低碳技术、产品与成果展示,搭建全产业链各类主体对接、合作、交流的公共平台,推动碳中和相关技术推广应用和新兴产业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绿色低碳转型。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讲话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杨荫凯在2023上海国际碳中和博览会上表示,近期(国家发改委)将重点抓好四方面工作:

一是加快推进能源革命,有序推进新旧能源转换替代。

二是加快重点领域低碳转型,引导传统行业改造升级,产品设备更新换代,推进城乡建设、交通运输等重点领域节能降碳。

三是加快绿色低碳科技创新,培育经济增长绿色新动能。

四是加快完善绿色低碳政策,健全支持绿色发展的财税、金融、投资价格政策,推动能耗双控逐步转向碳排放防控。

杨荫凯表示,“当前绿色低碳已成全球发展大势,各类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不断涌现,上海的绿色低碳发展,科技创新能力和对外开放水平一直走在全国前列,在这里举办碳博会有着重要意义。”

发表《上海低碳倡议宣言》

博览会由主题展览、系列论坛和贸易对接活动组成,展览规模10万平方米,国内外近600家知名企业参展,预计超10万人次专业观众参观。开幕式上还集中发布了10个国内外具有先进性和代表性的绿色低碳企业案例,并发表《上海低碳倡议宣言》。

倡议提出,加快推进生产方式绿色转型,共同形成和谐共生、绿色发展的良好氛围。企业和各类社会组织主动承担资源节约和保护环境的社会责任,在生产运营全过程贯彻绿色低碳循环的发展理念,积极推动绿色低碳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

推广践行简约适度的生活方式,共同营造绿色低碳生活新时尚。每位公民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减少使用一次性用品,主动购买环保产品,坚持开展“光盘行动”,自觉参与垃圾分类,积极选择绿色出行。

倡议提出,将2023上海国际碳中和博览会开幕日——6月11日定为“世界低碳日”。依托上海国际碳中和博览会,共享低碳发展宝贵经验和智慧,推动国际交流合作,为实现碳中和目标而共同努力。

博览会四大亮点

据介绍,首届上海国际碳博会将聚焦节能低碳技术、产品与成果展示,搭建全产业链各类主体对接、合作、交流的公共平台,推动碳中和相关技术推广应用和新兴产业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绿色低碳转型,具体来看有四大亮点:

亮点一,本届碳博会是国内首个以“碳中和”为主题的博览会,意义重大。此前,上海市发改委副主任陈石燕曾介绍,碳博会一方面是加强国际合作、扩大对外开放交流的重要平台,有助于促进绿色低碳领域国际国内科技创新和产业链的合作,一方面也是发挥市场作用,培育绿色低碳产业的重要抓手,可以为绿色低碳全产业链各类主体之间的交流、合作对接展示搭建公共平台,帮助企业更好地实现低碳转型和绿色发展,加快绿色低碳新赛道产业的发展壮大。

亮点二,主题展览现场将通过碳中和技术图谱展示索引千余种技术和产品。本届碳博会包含六大板块,分别是能源转型、节能增效、循环经济、实践探索、低碳服务、低碳交通,并将通过设计碳中和技术图谱,为观众提供参展企业和展示技术快速索引查询的一站式服务。展会还将组织一系列聚焦绿色低碳技术、产品的新品发布、项目签约,以及配对专场等活动。

亮点三,碳博会将开设主旨论坛、科学论坛等高级别会议活动,让绿色低碳最前沿的理念和技术汇聚碰撞。其中,上海国际碳中和博览会主旨论坛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与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在6月11日上午举办,邀请国际能源署署长法提赫·比罗尔、国际可再生能源署创新技术中心主任罗兰·罗施、中国工程院院士贺克斌、中国科学院院士包信和等国内外嘉宾作主旨演讲,同时在主旨论坛上将集中发布十个国内外具有先进性和代表性的绿色低碳企业案例,并发表上海低碳倡议宣言。

科学论坛由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清华大学碳中和研究院、清华大学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学碳中和发展研究院主办,在6月11日下午举办,邀请20位左右世界顶尖科学奖项得主、中国两院院士、海外院士、专家学者和各界嘉宾分享和交流低碳能源、循环经济发展相关的前沿科学研究、变革性技术等内容。

亮点四,本届碳博会将贯彻践行绿色办展理念。上海国际碳中和博览会主办方市贸促会已向参展商全面推广无纸化、循环再利用等绿色低碳办展方式,向观众倡议绿色出行、自愿参与碳排放抵消等绿色低碳参会方式,协同运用多种技术手段将展会碳排放降至最低,努力打造国内零碳展会标杆。

【转载声明】:本网站所转载的文章,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遵循原作者的版权声明,如果原文没有版权声明,我们将按照目前互联网开放的原则,在不通知作者的情况下转载文章。如果转载行为不符合作者的版权声明或者作者不同意转载,请来信告知:bjb@fiberglass365.com。如其他媒体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有关文章时,务必尊重原作者的著作权,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来源:绝热节能网
 关键词:
免责申明 网员服务 广告服务 站内导航 联系我们 关于我们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 南京玻璃纤维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www.chinajrjn.com 苏ICP备09016666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