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动态 独家新闻 国外动态 市场分析 企业新闻 技术资讯 政策法规 主题站
超低能耗建筑如何助力“双碳”目标
发布时间:2022-11-14   浏览次数:

形似“冰菱花”的五棵松冰上运动中心、外形是徽派建筑风格的沙岭新村超低能耗农宅……在刚刚结束的全国节能宣传周平台上,北京超低能耗建筑示范项目展示吸引了众多关注的目光。


超低能耗建筑,一般指最大程度地降低建筑供暖供冷需求,并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以更少的能源消耗提供舒适室内环境的建筑。以五棵松冰上运动中心超低能耗示范项目为例,这是目前全球单体面积最大的超低能耗公共建筑,也是我国首个大型被动式超低能耗体育建筑。其外观像用几何线条串联成绽放的五彩“冰菱花”,兼具遮阳以及节能的功效。经模拟计算,建筑能耗可较国家现行节能标准降低60%以上。


大力发展超低能耗建筑不仅是建筑的未来发展趋势,也是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方式之一。


01建筑领域减碳任务艰巨


作为能源消费的主要领域,建筑是造成直接和间接碳排放的大户之一。中国建筑节能协会发布的《中国建筑能耗研究报告(2020)》显示,国内建筑行业全过程碳排放总量占全国碳排放的比重超过50%。“目前,建筑运行每年还在排放二氧化碳20亿吨以上,由建造和维修间接导致钢铁、建材等制造领域的碳排放,每年有16亿~18亿吨。”中国工程院院士江亿表示。


数据显示,2021年末,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64.72%。住建部副部长张小宏表示,随着城镇化过程的推进和人民生活不断改善,城乡建设领域碳排放占比预计还将呈上升趋势。


低碳转型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决策,实现碳中和需要减少建筑运行的直接碳排放。“这需要大幅改变目前建造、运行、维护等各个环节的理念和方法。”江亿强调。


在近日举行的第二届中国建筑节能行业助力碳达峰碳中和推进大会上,住建部标准定额司副司长白正盛指出,建筑节能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举措。2022年3月住建部发布的《“十四五”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城镇新建建筑全面建成绿色建筑,提升建筑能源利用效率,优化建筑用能结构,有效控制建筑能耗和碳排放增长趋势等重点任务。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的城镇建筑面积增速明显加快。数据显示,每年城乡新建房屋建筑面积近20亿平方米,建筑速度逐年攀升,其中城镇每年新建建筑面积为9亿~10亿平方米,80%以上为高耗能建筑。既有建筑近400亿平方米,95%以上是高能耗建筑。


对于如何实现建筑节能,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环境与节能研究院院长徐伟表示,新建建筑可通过提升围护结构性能、更新建筑节能标准等方式,提升建筑节能能效,在有条件的地区率先推行近零能耗建筑,最终实现零能耗和零碳。

02超低能耗建筑规模持续增长


中国能源研究会学术顾问周大地曾表示,在第三产业中,大量碳排放与建筑物以及屋内外设施相关。“我国是世界上超低能耗建筑示范最好的国家之一,并正在制定零能耗建筑相关标准。建筑用能,建筑结构和材料,以及运行本身的技术进步已有方向。”


近零能耗建筑、零能耗建筑的示范项目已在多地上马。“北京市把大力推广超低能耗建筑作为建筑领域节能减碳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北京市多措并举,通过调研培训、标准引领、精准施策、示范奖励、强化监管等措施,超低能耗建筑已达到一定规模,类型涵盖城镇居住建筑、公共建筑、农宅等,取得了良好的示范效应。”北京市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在第二届中国建筑节能行业助力碳达峰碳中和推进大会上,中国建筑节能协会副会长、住建部标准定额司原一级巡视员倪江波表示,零碳运行的公共建筑及社区园区,是我国城乡建设领域落实落地“双碳”战略以及各项政策措施的关键领域。“近两年来,国内城乡建设领域涌现出了包括零碳机场、零碳社区、零碳能源系统等在内的一批好做法和新理念。青岛奥帆中心建设‘零碳社区’,西宁机场、长沙机场、太原机场等建设‘零碳机场’,不少城市中的集中供热系统、供冷系统、供电系统等都积极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倪江波说。


随着超低近零能耗建筑从试点示范逐步迈向规模推广阶段,我国建筑运行碳排放增速将放缓,为建筑领域碳达峰提供有力支撑。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我国已累计建成节能建筑面积超过277亿平方米,节能建筑占城镇民用建筑面积比例超过63.7%,累计建设超低、近零能耗建筑面积超过1000万平方米。

03政策加持促零碳建筑转型加速


未来我国向零能耗建筑、零碳建筑的转变进程已经开始,政策加持让建筑行业开始积极转型。《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中指出,持续提高新建建筑节能标准,加快推进超低能耗、近零能耗、低碳建筑规模化发展。《关于推动城乡建设绿色发展的意见》提出,“大力推广超低能耗、近零能耗建筑,发展零碳建筑”,并鼓励智能光伏与绿色建筑融合创新发展。


新建建筑节能方面,新建建筑节能设计、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系统设计等不断提出新要求。《近零能耗建筑技术标准》《建筑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利用通用规范》等相关标准推动下,新建建筑能效水平不断提高,新建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平均设计能耗水平较2016年分别降低30%和20%,每年每平方米碳排放强度平均降低7千克以上。


金融政策也在向绿色建筑倾斜。低能耗建筑已被纳入绿色债券支持项目,房企探索建筑节能减排将获得更多金融支持。2020年,住建部会同中国人民银行、银保监会批复浙江省湖州市开展绿色建筑和绿色金融协同发展试点、山东省青岛市开展绿色城市建设发展试点。湖州市先后推出“零碳建筑贷”“低碳提效贷”“碳中和贷”等20余款产品,发行浙江省首单绿色建筑“碳中和”债券。2021年,湖州市绿色建筑贷款余额达到259.14亿元,同比增长74.25%,带动全市新建绿色建筑占比达到100%。


未来采用全新建筑技术、不断降低建筑能耗,是建筑领域低碳减排的必要途径,而我国国土面积广,不同气候区、不同建筑类型、不同可再生能源资源禀赋地域,建筑绿色节能低碳发展要求、技术路径必须会有所差异。因此我国超低能耗建筑发展之路仍任重道远。

来源:绝热节能网
 关键词:
免责申明 网员服务 广告服务 站内导航 联系我们 关于我们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 南京玻璃纤维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www.chinajrjn.com 苏ICP备09016666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