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和11月6日,经过两天的努力奋战,扬子石化低温乙烯储罐大修终于啃下了一块“硬骨头”——完成了储罐珠光砂装填工作,取得了乙烯储罐检修的一个阶段性胜利。
长周期运行需要大修
低温乙烯贮存装置是将乙烯在常压状态下深冷至-104℃储存起来,目的是为了平衡乙烯的生产,并参与乙烯市场的内接、外购和外输的经营活动。
扬子石化低温乙烯储罐建成于1995年,由于当时该类装置在祖国大陆地区属于首套,因此被誉为“华夏第一罐”。乙烯低温储罐不仅开创了中国石化在低温贮存装置领域的先河,成为“华夏第一罐”;而且不辱使命,在扬子石化乙烯物料平衡上立下汗马功劳,还为低温贮存装置的运行积累了丰富经验,为中国石化的兄弟单位培训了许多低温装置人才。
然而,21年来,低温乙烯储罐装置风雨兼程的不停运行。目前,该装置许多设备部件老化,贮罐和管线漏冷量大,制冷系统运行效率较低,状态不佳;而且距离上次大修已经整整15个年头,需要再次大修。
因此,扬子公司下定决心,计划在2016年10月20日至12月3日对低温乙烯装置进行一次为期45天的大规模完全检修,让老装置焕发新活力。
扬子石化高度重视此次乙烯储罐大修工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公司要求在解决问题的前提下,高效、节约地修好低温乙烯装置;此次大检修要能够“停好,修好,开好”。为此,扬子物流部成立了“大修指挥部”,并设立了“安全检查组”、“质量监督组”、“进度控制组”、“后勤保障组”等七个小组,全方位、全过程保障大修的安全、质量和进度。
珠光砂装填难度大
根据检修工程进度,乙烯储罐全面大修的第一步就是珠光砂充填工作,工作难度很大。
珠光砂是低温乙烯储罐一种很重要的保温材料。珠光砂是一种由酸性火山玻璃质熔岩经破碎、预热、焙烧膨胀而制成的具有多孔结构的、白色、粒状松散材料,具有容量小、导热系数低、化学稳定性好等特性,主要用于大型超低温热力工程保温层施工,比如天然气、液氢、液氮、液氧冷冻运输车船、低温乙烯储罐等,具有良好的超低温保温性能。
作为一种保温材料,珠光砂的装填条件非常苛刻,充填过程中既要避开阴雨潮湿的环境,又要保证现场工器具洁净,还要在最短时间内完成。
同时,珠光砂的充填还是个体力活。此次充填,要从低温乙烯储罐罐顶向下沉降近1.5米,就是要将珠光砂运转至从底部,通过吊车吊装至罐顶,然后从上往下,倒入低温乙烯储罐的夹层中。经过测算,此次大修中需要充填的珠光砂300立方米左右,600多包,每包二三十斤重,充填量巨大,充填任务艰巨。
这也是一次千载难逢的学习机会。此次珠光砂充填,扬子石化物流部组建了大修青年突击队,他们提出了“物流青年,冲锋在前、奉献物流、争先在前”的口号,他们抽调了整个物流部13名青年骨干,组成青年突击队员,投入到低温储罐珠光砂充填工作中。
和时间赛跑
根据天气预报,11月5日和6日,双休日期间,南京将结束连续的阴雨天气,出现为数不多的晴天。11月7日,周一仍有阴雨天气。根据提前掌握到的天气预报情况,物流部决定在11月5日和6日,实施珠光砂的充填工作。突击队队长、物流部团支部书记汤淏扬感到责任重大,因为这是一场与时间赛跑的任务,充填任务必须在周六、周日两天的时间内完成这项工作。
11月5日早晨8点,低温储罐珠光砂充填工作正式开始。
在装置现场,唐昊扬带领全体突击队员首先对使用的工器具进行全面认真检查,并督促承包商使用洁净器具,确保充填工作达到要求。
经过两天的奋战,突击队顺利地完成了600多袋珠光砂的转运、袋装、充填工作,尽管手臂酸疼肿胀,但大家热情高涨。
充填工作结束后,青年突击队又开始了大修现场文明施工清理工作。队员们进行分工,每人负责一块施工现场区域,对各自区域进行清理,把施工现场的垃圾、废物统一搜集起来进行包装、处理,排除任何细微的、可能造成事故的安全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