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动态 独家新闻 国外动态 市场分析 企业新闻 技术资讯 政策法规 主题站
到底什么是真正的绿色建筑和可持续设计?
发布时间:2017-08-28   浏览次数:

今日的中国,建筑的可持续设计已经不再是一个新兴的话题。建筑领域对建筑的理解,已经从“建筑与人”的关系范畴扩展为对“自然、建筑与人”宏观系统的全面思考。而建筑可持续性的涵义远远超越建筑的节能和造价层面,而把人当作建筑的核心,把建筑与人群的融合逐渐成为为未来可持续发展的根本。

『何为绿色建筑与可持续设计?』

可持续设计是在“自然—建筑—人”的宏观视野下,尊重场地环境与气候特征,追求风、光、热、声、水等建筑物理环境与微气候的适宜与健康,寻求人、建筑与自然的互动共生,注重建筑功能多样性与个性的融合,延续当地风土人情与历史文化,减少建筑与环境之间资源与物质交换需求,通过建筑促进自然与人和谐永续发展的建筑设计。

『可持续性设计跟日常生活有何关联?

在中国,可持续设计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改善民生。如何解决老百姓的实际需求,才能创造更好的未来。研究中国人的动态热舒适,以期今后的设计更符合国内的生活及行为习惯。建筑使用者的行为方式也对建筑能耗起决定性作用。同样硬件技术条件的建筑,因为使用者使用模式的差异,可能会导致最终巨大的能耗水平差异。所以,在全国范围内普及可持续观念和生活方式亦尤为重要。

『可持续设计该怎么做?』

切实

基于气候与场地应对的思考,在方案设计之初对气候与场地环境进行科学分析,优先应用被动式的气候与场地应对策略来实现切合当地语境的建筑设计。优先选用当地材料和可循环再生材料,设计所追求的不只是建筑造型的美感,更重要的是使建筑回应场地独特的地形地貌,同时使建筑与独特的生态体系共存。

建筑布局与规划通过建筑体型、层次高度、局部挑空、楼栋间距、庭院等,为过渡季与夏季主导风设计场地风道,实现场地内自然通风,提高舒适性,并与场地内外的林地景观、河流水体等构成对话,使建筑与气候、场地巧妙融合;建筑可通过庭院、水景、绿地景观等设计来调节阴阳、中和暑寒,为人与自然的交流互动提供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媒介空间,并使人在建筑内感知春夏秋冬季节变化。

案例1:广州市建筑工程职业学校切实性设计——建筑首层架空、原始景观保留、水景设计与雨洪管理的结合(来源:天津市建筑设计院)

案例2:云南电网公司生产调度指挥中心切实性设计——庭院、场地风道入口、局部挑空(来源:天津市建筑设计院)

包容

建筑的包容性设计涵盖自然、风土、生活、艺术等内容,提倡通过规划开放性的公众空间,包容社会生活、公共艺术、社区营造、环境再生、风土人情,关联人与自然关系,包容所生成的自然之美以及积聚起来的社区公众意识。

案例:天津市解放南路地区热电厂冷却塔的保留与利用与解放南路文体中心零能耗项目——合理的围护结构设计、本地材料利用、场地内地热能开发、太阳能发电(来源:天津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天津市建筑设计院)

共生

共生思想,提倡将文化、历史、技术、自然、社会等元素融入建筑,交融共生。建筑的共生设计包含三个层面:自然、地方文脉、社会经济。共生设计将建筑作为表达人文情怀、展现地方风土的符号,连接历史与未来,通过选用传统构件将历史与新建筑结合、建筑与风土文脉融合,最终实现人对乡土文化的认同感与归属感。

案例:福建土楼与自然环境共生

多样

设计的多样性是将不同建筑功能空间有机弹性组合,将公共行为与社会功能融入建筑空间,展现空间功能的混合性、可变性与多样性。多样性设计在建筑内部创造公共空间,促进人的交流互动,提升建筑开放性,模糊建筑与周边环境的功能与空间界限。

案例:天津市滨海文化中心文化长廊——可变化半室外空间设计;冬季全封闭、夏季敞开式、玻璃材料创造随季节变化的内部空间或外部空间

内在美

设计的内在美是将场所文化与设计方案相结合,通过内敛而富有内涵的细节设计来表达内心的良善情感,内在美设计追求建筑享用的公平性,使公众能平等使用建筑空间与功能,恰如设计中常采用的无障碍设计为老年人、残疾人提供接触自然的、享受自然的平等权利。

案例:天津市滨海老年公寓——户外凉亭、庭院、公共廊道、共享性景观、无障碍室内休憩室等细节设计(来源:天津市建筑设计院)

来源:绝热节能网
 关键词:
免责申明 网员服务 广告服务 站内导航 联系我们 关于我们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 南京玻璃纤维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www.chinajrjn.com 苏ICP备09016666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