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动态 独家新闻 国外动态 市场分析 企业新闻 技术资讯 政策法规 主题站
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因素识别与控制
发布时间:2018-03-14   浏览次数:

一、装配式建筑施工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的装配式施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 构配件供应存在的问题包括配件在生产、运输、检验、堆放和保养中操作不规范,在一定程度上对构配件造成了损坏,影响了构配件的质量,对装配式建筑质量造成了直接影响。

(2) 施工准备工作不充分。对装配式施工缺乏必要的预见性,缺乏科学的质量计划、施工方案等,在施工过程中需要的人员、机械、物资和设施准备不充分等因素将影响全面施工阶段对质量的全面控制活动。

(3) 施工人员与机械操作不达标,对装配式建筑的关键部位缺少必要的关注,导致构配件的搭接不牢固,混凝土浇筑强度不够,钢筋的搭接不合规范,建筑结构的整体性不强,对施工质量产生了不良影响。

(4) 施工方与其他相关单位的管理协调工作不到位。例如,施工方与监理单位就工程验收协调不充分,对分包方管理不到位,致使分包工作质量不达标,对高标准的施工质量造成了制约。

二、影响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的因素

识别通过对装配式施工的实际情况充分调研分析,应用鱼刺图法,得出影响施工质量的因素如图 1 所示:

图1 装配式建筑质量影响因素鱼刺图

根据装配式建筑施工的实际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可以将影响质量的因素分为四大类:构配件供应、施工准备、人员与机械操作以及管理协调。对每一类因素进行的进一步分析和总结可以得出次级因素,有助于对影响质量的因素进行更深一步的分析。

1.构配件供应在装配式施工项目中,构配件的种类和数量众多,材料的科学管理直接影响施工质量。在装配式建筑施工的过程中,剪力墙、柱、楼板以及楼梯等构配件是作为主要的工程材料拼装到结构中的,这些结构构配件是由专门的工厂生产的。以我国现阶段的构配件生产情况来看,构配件厂规模有限,装配式构配件生产经验不足,生产出的构配件质量存在参差不齐的情况。此外,施工现场距离生产构配件的工厂距离一般较远,需要有专业的运输车辆将构配件运至施工现场,并需要在运送途中对构配件做出相应的保护措施。构配件到达施工现场后,还要对构配件进行合理堆放和适当的养护,以免因自然因素或人为因素影响而受损,从而影响建筑质量。构配件等材料在出厂时由于各项技术检验不当,可能会导致不合格的构配件运输到施工现场,进场验收合格的构配件也会由于保养、使用不当而造成质量和经济损失,使得施工方承担后果。

2.施工准备

施工准备工作对整个装配式建筑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于识别和控制施工准备工作的影响质量的因素具有重要意义。施工方在本阶段要提高预见性,制定必要的质量规划。构配件堆放场地规划不合理以及构配件不科学堆放都会影响以后的施工质量,同时,施工机械质量水平、施工人员的专业水平,以及现场基础设施设置情况会对施工质量产生影响。此外,具有完备的图纸会审、质量规划方案和施工方案也是装配式施工可顺利完成的重要因素。

3.人员与机械操作

人员机械操作因素属于施工方可控制的因素,对其进行分析和控制不涉及项目其他参与方的工作。由于人员与机械操作因素控制不力而造成的质量损失由施工方独自承担,因此,施工方要慎重对待。

装配式建筑与传统现浇建筑的一个重大区别在于施工方式发生了重大变革,由此也造成了施工现场的人员比例和相关的施工机械配置产生了重大变化。要充分发挥装配式建筑的施工效益,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使技术娴熟的工人与性能良好的施工机械之间有机结合。在装配式施工过程中容易出现施工人员不按照规范和说明对主要机械设备进行操作,例如:运输设备、吊装设备以及灌浆专用设备等,不仅降低了施工质量,还导致了机械性能的下降。此外,关键部位的施工不善也会对施工质量造成直接影响。例如,梁板柱等构配件的结合不仅需要搭接,还需要进行现浇和灌浆工作;避免因放线测量等工作不善导致的构配件安装工作的误差,构配件吊装不到位会直接影响到结构整体受力性能的发挥。鉴于此,我们可以认定,构配件的关键部位施工需要谨慎对待,任何方面的疏忽都有可能造成质量损失,需要引起施工方高度重视。

4.管理协调

装配式建筑在施工技术上比传统的现浇式建筑有了突破性的进展。在技术水平有了较大发展的情况下,必然要求组织管理也产生相应的变革。施工方需要与构配件厂就构配件的质量进行协调; 同设计单位就技术交底、图纸交底以及某些不可避免的设计变更进行积极协调; 为了保证工程验收质量,工程收尾时要与业主方、监理方进行必要的验收工作,尤其是构配件搭接部位和灌浆部位的质量验收; 与此同时,劳务分包方也应做好管理协调工作,使施工顺利完成。

值得注意的是,施工方应设立专员,对专员进行必要的技术交底,对装配式施工过程中的质量进行跟踪,并加以及时的反馈,施工方再根据专员的反馈进行相应的调节,这种做法对施工工作经验的积累非常有利。

三、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控制原则与措施

1.质量控制的原则

(1)事前、事中、事后控制要兼顾。事前控制是重点,这是由工程项目质量的内在特点决定的。在施工之前,应对影响装配式施工质量的因素进行细致分析,对装配式建筑的施工程序中的常见问题,提出解决方案,从而保证工程质量。如果事前控制工作不充分,施工当中一旦发生质量问题,将需要花费大量人力和物力去弥补,后果不堪设想。

事中控制重点在于对施工过程的控制。装配式建筑施工相对于传统的现浇结构施工有很大的不同,要以施工中的构配件运输、堆放、检验和安装等一系列过程为主线,提高工人的技术水平,配备相应的起重吊装设备,强调对各工序的验收,严格执行装配式建筑的各项规范,最终确保装配式结构的施工质量。

事后总结要及时,事后总结经验是为了更好地指导今后的实践。装配式建筑在我国刚刚兴起,发展不成熟,可参考的数据资料很少。所以,施工方在施工过程中,为了获得稳定可靠的一手资料,要注意对现场情况的实时记录,并委派业务素质较高的专门人员进行记录。企业对施工记录的资料进行系统分析,可以比较准确地掌握影响施工质量的因素,进而为提高质量水平做出一系列必要措施,增强自身的竞争水平,为以后进行同类型的施工作依据。

(2)内外控制要并抓。装配式建筑施工中,存在着影响施工质量的多种因素。对于构配件材料和不可避免的设计变更等因素,这是施工方与项目其他参与方之间需要共同应对的因素,施工方应该以合同的方式来约定各自的权利和义务,在履行自身义务的同时也要监督对方履行应尽的义务。对于人员与机械操作因素则要加强内部控制,以经济手段和技术手段为主,因为这部分活动由施工方完全承担。

(3)系统观念要树立。施工企业进行工程项目建设的过程并不是孤立进行的,需要将工程项目各参与方视为一个系统,那么施工方是这个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系统水平的高效发挥需要各子系统的有机协作。施工方要想使施工质量达到良好效果,必须树立系统观念,在立足自身的基础上与其他各参与方积极协调,借助外部力量达到质量目标,同时也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与施工方密切联系的项目参与方如图 2 所示。

图2 施工方与其他参与方关系图

(4)持续改进原则。装配式建筑在我国尚处于初级阶段,所以,在施工的各阶段均存在提升的空间。施工方应借鉴他人的施工经验,同时注意总结自身在装配式施工前后的资料记录,对关键工序如构配件的吊装和搭接等进行总结,同时与建设方、设计方就构配件的安装验收和交底等关键技术问题进行深入交流,从而不断改进施工质量。

2.质量控制措施

针对以上因素及其可能造成的后果,应当综合运用项目管理中的 4 种措施 ( 见图3) ,但针对各个因素所采取的措施又应该有所侧重。

图 3 针对风险因素的措施

综合上述对策,可得出结论如表1所示:


【转载声明】本微信公众号所转载的文章,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遵循原作者的版权声明,如果原文没有版权声明,我们将按照目前互联网开放的原则,在不通知作者的情况下转载文章。如果转载行为不符合作者的版权声明或者作者不同意转载,请来信告知:qbw@fiberglass365.com。如其他媒体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有关文章时,务必尊重原作者的著作权,保留本公众号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来源:绝热节能网
 关键词:
免责申明 网员服务 广告服务 站内导航 联系我们 关于我们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 南京玻璃纤维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www.chinajrjn.com 苏ICP备09016666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