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不再赘述薄抹灰外墙外保温体系三十年的功与过,而是重点探讨产生外墙质量通病的原因及解决对策,比如引入强制保险制度或EPC模式,从根本上解决中国外墙“体无完肤”的局面。
1988年北京市顺义县(1998年更名顺义县)小天竺路1号的国都大酒店率先使用薄抹灰外墙外保温体系,我们如果以此作为标志性事件,那么中国建筑薄抹灰外墙外保温事业已经走过了毁誉参半的三十年。
建筑保温古而有之,中国古代的王公贵族用花椒壳、大雁羽毛做墙体保温材料,就是利用其轻质多孔的原理。但这种材料的造价是极为昂贵的,即便放到今天平民百姓无法望其项背。
改革开放以后至1988年,建筑节能主要靠空心砖、珍珠岩,可谓聊胜于无,偶尔有用到聚苯板的,也只是夹层中做填充墙用的,而不是后来意义上的薄抹灰。
图1 1988年建设部节能对策编写组编写的《关于建筑节能的对策》一文中,粘土空心砖还是大力推广的新材料
图2 薄抹灰外墙外保温体系
1988年是中国建筑保温事业的转折之年,这一年北京市强制推行的节能30%的设计标准,也就是说按照1981年北京市每平方米采暖面积在一个采暖季销耗的25公斤标准煤的基础上,降低到17.5公斤煤耗以下,这就真正拉开了中国建筑节能的序幕,薄抹灰保温开始登场。
三十年过去了,目前中国已经有很多省份进入“75节能阶段”,大部分也已经到了65节能,还以北京为例,现在75%的节能的标准煤耗仅6.25公斤。这其中建筑保温功不可没,因为外墙能耗约占整个建筑能耗的35%,是建筑节能的重要组成部分。
图3 外墙能耗约占建筑能耗的35%
除了节能减排以外,对于居民而言,极大提高了居住舒适度:冬季室内温度提高,18℃成了大部分严寒、寒冷地区城市的是最低市内温度标准;屋内的发霉、结露现象越来越少。
图4 建筑保温可极大提升居民的居住舒适度
但是反过来,负面影响也显而易见的。修师傅用了“显而易见”这个词,因为建筑保温是一栋建筑的“真皮组织”,暴露在公众的视野中,在高度信息化的今天,如果产生脱落、着火等质量事故,会被立即散播出去。反之,有的大开发商在建设过程中出现垮塌一类的严重事故,由于工地封闭而民不举、官不究,吃瓜群众并不知情而不了了之。
其次,脱落、着火等外墙保温质量通病发生以后,会严重损害人民的人身、财产安全,社会影响极其恶劣。对于各种质量通病,本公众号多次披露,不再赘述。造成这种局面,基本上都是一些老生常谈的原因:
一、进入门槛低,劣币驱逐良币。
建筑保温行业的进入门槛非常之低,且行业规模比较小,材料行业每年的总产值也就五、六百亿的水平,不及大开发商恒大(或绿地、万科)一个公司产值的五分之一,如此小规模的市场却密集地聚集着成百上千家企业。势必造成无序竞争,以价格战、低质量占领市场。
图5 体无完肤的中国建筑外墙
比如真正B1级的膨胀聚苯板的氧指数可达35,并非如干柴枯草一般易燃,所以在欧洲市场仍有80的占有率。然而,在中国市场有大量的B2甚至B3苯板冒充B1级保温板被贴到墙上,以至于会有这样的黑色幽默:
A、到原料厂家买B1级颗粒,答曰没有,因为需求量少所以不生产了。
B、有的厂家开发了一项“检测板”业务,生产出B1级苯板,专供其他苯板厂做复试之用。
由于假冒伪劣横行,致使前几年生产、使用正品的厂家举步维艰,没有研发的动力和财力,生产的符合国家标准的产品因为价格高而销量不佳。
好在这些现象在近一两年得到缓解,因为房地产行业开始大规模洗牌,小的地产企业被淘汰出局,剩下的基本上是大开发商。大地产商通常签约战略集采供应商,为正规厂家提供喘息之机。
二、开发商采用最低价中标的方式。一再压低成本直至将总包、分包单位的报价将至合理成本价以下,具体干活的人势必偷工减料、以次充好。
三、监管不力。恕我直言,我们国家貌似有很多法律、法规监管着建筑保温材料和建筑保温施工市场,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除了增加企业的负担,几乎没起到积极作用。
中国的建筑工地上来一颗钉子、一掊砂子都得有检测报告,这已经是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观,更奇葩的还在后面,材料进场后还要复试,以保温材料为例,施工单位需要逐栋楼地将保温板、砂浆甚至是网格布和锚固钉一一送检,缴纳高昂的检测费。但作为行业的潜规则,我们知道这种复试检测基本上就是拿钱出合格报告。这种“监管部门”除了增加企业的负担,形成利益链条外,几乎形同虚设。
总而言之,目前这个市场的最大问题是违法成本极低、出事后无人担责,有此大环境,谁都会“咱俩哪有真情在,俺多挣五块是五块”。这是整个社会的悲哀,而且发生保温脱落等事故,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后,可能开发商早已不见踪影、公司执照已经注销,苦主求告无门。反之,根据现行的民事法律,弃管楼房的业主要为质量问题的后果负责,可谓无辜躺枪。
面对大规模的外墙质量通病,目前业界和学术界废除薄抹灰的呼声喧嚣甚上,予以结构保温一体化取而代之的有之,靠EPS模块的也有,但这些节能体系叫好不叫座。笔者认为还是开发商们成本卡的太死,“克勤克俭、锱铢必较”,如果没有政府强有力的手推动,根本没人问津。
那么既然薄抹灰是不得不用的产品,如何避免一而再再而三的质量通病,笔者认为有两条出路:
其一、建议引入保险机制,将唯利是图的五方责任主体交给另一个唯利是图的单位监管。如果出事,由保险公司掏真金白银赔付苦主,将受害人安抚住,保证社会的和谐稳定。当然了,建立在“精算”基础上的保险公司不傻,他们绝不会掏冤大头钱或因拒付与苦主常年打官司。
为避免别人赚的盆满钵满而自己当接盘侠,保险公司势必在承保前对整个工程情况做一仔细评估,好在建筑行业的科技、技术含量不并不高,评估起来并不费事,保险公司找个初中毕业的孩子,拎个手提拉拔仪到现场就能检测出来。
其二、沈阳市绿色建筑协会外墙外保温分会的倡议引入EPC模式。提倡引入材料质量较好、施工比较规范并有一定二次设计能力的企业整体分包外墙外保温及涂料系统。做到材料与施工、保温和涂料均出自一家企业,材料由这家企业生产或认定,整个行业形成“涂保一体化、服务系统化”的态势。这样会避免出现质量问题互相扯皮的现象,便于追责。
并进一步倡导在外墙施工的时候引入EPC模式,业主单位将外墙的保温和涂料工程从工程总承包单位中剥离出来,交由外墙EPC企业。从总包到外墙工程的接口的标准由EPC企业制定并负责验收,只有这样才能避免总包单位给的基础墙面抗拉拔强度低、平整度差等缺点。
但是外墙外保温行业究竟能走到哪一步,恕笔者直言,恐怕还需要更大的质量事故来推动行业变革。但笔者提醒监管部门注意一件事情,外保温的设计年限只有25年,已经有很多外墙到寿命了,再出事故所有相关人员都免责了,这个包袱最终要甩给政府。
所以,先建立强制维修机制吧!
【转载声明】本网站所转载的文章,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遵循原作者的版权声明,如果原文没有版权声明,我们将按照目前互联网开放的原则,在不通知作者的情况下转载文章。如果转载行为不符合作者的版权声明或者作者不同意转载,请来信告知:bjb@fiberglass365.com。如其他媒体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有关文章时,务必尊重原作者的著作权,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