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通过对在传统小城镇居住建筑建设中引入装配式体系问题的探讨,研究了装配式建筑体系与传统住宅平面、城镇空间格局及传统立面装饰的适应性问题。利用装配式建筑的模块化生产技术,解决小城镇不同家庭对居住建筑的不同需求,以及传统小城镇特色性的保护和表达,并对小城镇居住建筑产业化提出一些发展设想。
传统特色小城镇发展现状
城市化快速发展的今天,城市的建设往往会因忽略文化的传承而造成千城一面的现象。一般人们对传统特色小城镇文化的保护认知就是模仿传统的建筑样式,然而传统建筑的样式往往不能适应现代城市化生活的需求,如开窗大小、建筑内部空间格局与功能、建筑高度等。
一些小城镇为了适应高速发展的现代建设速度,应对传统民居与现代居住生活需求日益尖锐的矛盾,在没有统一规划与设计的前提下引入外来建筑建设文化,打破了整个城市原有的建筑风貌,使小城镇的传统特色逐渐消失。
首先,由于受传统住宅建设的影响以及经济条件的制约,住宅的建造基本以传统习惯为主,施工质量较低,技术工艺落后,无法实现工业化。
其次,对新材料的研究和应用体系不成熟,正处于摸索阶段,没有形成市场的导向性,缺乏对新材料和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难以实现传统与现代的融合。
因此,如何让现代的生活模式、建筑技术与传统建筑相结合变得十分迫切。
任何小城镇的建设和发展都体现着其独特的地域性和特定的历史性。小城镇的传统聚落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既要沉淀传统文化体系,又要融合外来文化和技术,使独具特色的小城镇不断地成长与发展。因此我们在研究现代小城镇住宅设计时应釆取扬弃的态度,充分吸收传统聚落的精华要素,延续传统地域的文化特色,同时也要适应社会组织结构、文化观点、生活方式和经济技术等的变化,对传统中不具有稳定性的因素,用发展的眼光进行否定或更新。努力保持传统聚落、建筑和自然环境的协调融洽 ;肯定适宜的聚落、建筑自然肌理与空间形态 ;在延续建筑造型和色彩的基础上,加入现代设计思想,进行抽象更新 ;结合现代生活要求,尽量保持传统街巷、交往和生活空间亲切宜人的尺度。
小城镇在现代发展中,要不断地适应现代生活方式。既需要继承传统的当地建筑的特色文化,也需要适应现代城市生活的需求。装配式建筑技术是适应现代建筑产业工业化发展的一种全新的技术体系,将装配式建筑应用于小城镇住宅建筑建设发展中可以有效地改善小城镇在发展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如快速的生产建设、建筑结构的更新与应用、建筑材料的优化等。
装配式建筑在传统小城镇的适应性分析
现代装配式技术与传统住宅平面格局的适应性
通过对小城镇传统民居的功能特点和现代生活对功能需求的分析发现,不同的家庭结构对居住建筑大小的需求有所不同,可以对小城镇住宅建筑进行模块化设计,满足小城镇居民现代生活的居住空间要求。
通过对全国范围内小城镇传统民居以及普通住宅建筑设计中平面功能的调研分析发现,民居的基本平面功能需求有以下几个:起居室、卧室、厨房、卫生间、交通空间、储物空间。不同地域的传统民居具有不同的空间特色,例如,浙江传统民居中的“敞厅”和“外廊”,徽州地区的“天井”,都可以融入地域特色平面设计中。
在小城镇中,居住建筑通常是以家庭为单位,传统小城镇居住建筑的平面功能需要满足不同结构的家庭。一般来讲,家庭结构有核心家庭、主干家庭、联合家庭和其他(见表1)。
小城镇住宅建筑的面积控制,需要通过不同家庭结构的需求、不同人口结构的需求来确定。对于不同的住宅建筑功能空间,人们对面积有一个基本的需求。根据不同空间的面积需求将平面空间进行分类,制定小城镇住宅建筑模块化的基本模数(见表2)。
确定不同空间的基本面积需求,通过整理分析,我们大致可以将其分为两种面积空间类型。一种是起居室、卧室和书房等类型的生活使用功能空间,面积及面积变化幅度较大 ;另一种是厨房、卫生间和餐厅等类型的服务使用空间,面积偏小且较为固定。
于小飞曾讨论过农宅模块化的设计方法,将其理论引入小城镇传统住宅,与装配式建筑相结合进行模块化设计。在模块功能上将住宅分为生活模块和功能模块。生活模块包括起居室、卧室、书房等生活需要的基本功能空间 ;功能模块包括卫生间、厨房、交通空间等住宅建筑中必需的功能空间。基于SI理论,在住宅户型设计中有3.6m×3.6m、4.2m×4.2m、4.5m×4.5m、4.8m×4.8m、5.1m×5.1m 等规格的模数尺寸。文章按照小城镇居民的实际需求,选取了3.6m×3.6m的最小尺寸作为基础模块进行探索。通过基础模块(见图1)、1/2基础模块(见图2)和3/2基础模块(见图3)等来实现不同空间的面积需求。
小城镇是由传统的乡村聚落发展而来的,住宅户型平面以传统的院落为主。结合装配式建筑的基础模块,以3m×3m、3m×4m和4m×4m模块作为院落户型的基础模数,在此基础上利用上述图中的模块进行组合,形成不同户型,以适应不同家庭结构对户型的需求。根据之前调研中取得的小城镇常见家庭结构数据,在此列出四种户型的组合方式 :一室一厅一卫、两室一厅一卫、四室一厅两卫和七室两厅四卫。
现代装配式建筑与传统聚落空间格局的适应性
小城镇是由传统的聚落空间慢慢扩大发展而来的,其建筑的主要功能为居住。在向小城镇转变的过程中,城市业态的改变渐渐体现在建筑中。商业已经在小城镇中形成较大的规模,小城镇居民以“前铺后宅”的建筑形式组成小城镇中的商业街。居住于小城镇的居民已经逐渐脱离种植业、养殖业。小型的生产业在小城镇中成为核心产业,大多是两进院的建筑,前院为住宅,后院为生产空间。
传统小城镇中的家庭模式逐渐由主干家庭和联合家庭向核心家庭转变,需要越来越多的小户型住宅适应现代家庭结构的转变。小城镇中的小户型低层住宅也可以逐渐向多层转变,在不改变整体城镇空间形态的基础上提高土地利用率。大户型可以使用小城镇传统的院落形态结合现代联排别墅的组合方式。通过对传统小城镇产业和居住模式的分析,结合现代城市化建设的要求和装配式建筑技术,形成以下几种建筑形式,进行整个小城镇的空间形态组合。
1.独户院落。适用于联合家庭结构且只适用于居住功能,使用人数较多,院落形制为一进院落或两进院落,建筑层数在2~3层。利用传统小城镇的院落形式与现代独栋别墅相结合的做法,形成独有的建筑形式。
2.联合院落。适用于主干家庭结构,人口适中,面积较小,院落形制为一进院落,建筑层数为1~2层。结合现代联排别墅做法,形成联排院落。
3.集合住宅。现代主干家庭结构在小城镇中已经占到很大的比例,而2~4人居住的小户型作为独立院落,较为浪费土地资源。因此小户型住宅可以结合多层住宅的做法,形成较为现代化的居住区,层数在3~5层,避免建筑高度过高影响小城镇空间形态。
4.商住结合。适宜建在小城镇中较为集中的商业地段,结合小城镇传统的店铺经营模式,与现代城市居住区底层商业的形式相结合,形成“前铺后宅”或“下铺上宅”的院落,营造出一种传统小城镇商业街的氛围。
5.经营院落。传统小城镇中会存在住宅与生产相结合的院落,这类院落多为两进院落,一部分用于生产或养殖,另一部分用于居住,但这与现代城市化发展不符。因此这类传统的院落形式可将产业改为服务业,建于风景旅游区附近,前院可作为接待游客的特色民宿或特色餐饮,后院用于自己居住,这也是传统特色小城镇旅游产业发展的一部分。
小城镇传统聚落空间融合了居住、商业等多种功能,具有多样化的特征。传统聚落的空间格局以地形为基础,按照背山面水、负阴抱阳的传统方式来布局,因此不同的聚落具有不同的空间肌理特点,小城镇的整体肌理在此基础上扩展(见图4)不同的传统城镇因地域、文化、环境、气候、地理条件的不同,空间格局也具有自身的特点。院落大小的模数也会根据城镇的不同特色而发生变化。
现代装配式建筑与传统立面装饰的适应性
对于特色的表达,符号是一个最直观、最直接的表达方式。对于建筑来说,立面装饰就是建筑自己的符号体系。
传统住宅建筑中,立面装饰也是古代建筑工作者最为重视的一个方面。屋脊上的吻兽、窗台上的雕花、照壁上的图画以及墙壁上砖石的纹理等都是一代一代劳动者传承下来的智慧结晶。传统住宅建筑使用的传统建造技术、立面装饰以及门窗、屋顶的造型都是在建造技术的基础上一步步精雕细琢的。传统的建造工人不仅是匠人,更是利用建筑展现自我智慧的艺术家。现代建造技术的改变,以及现代城市化的审美越来越简约,往往使得传统复杂的建筑装饰与现代建筑格格不入。
在发展传统小城镇特色民居的过程中,要继承传统小城镇的特色文化,保留原有的建筑历史记忆。小城镇的传统特色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通过历史一点一点积累下来的,现阶段小城镇传统民居的研究重点是利用现代的建筑理念与审美,提取、简化传统建筑装饰的特色,通过装配式建筑技术来实现的。
装配式建筑的立面和平面是相呼应的,墙体以及门窗的模数选择应与平面模数相对应,仍然以3.6m×3.6m平面模数作为基础,探究传统小城镇居住建筑的立面形式。基础模块立面墙体宽3.6m,高3.6m,根据墙身与门窗比例确定门窗模数(见图5)。
在传统小城镇居住建筑装配式应用中,将传统建筑的立面元素融入装配式建筑立面设计中,简化繁复的传统立面装饰,通过基础模数的设定来设计传统立面元素的模数,如门窗模数、窗花模数、屋檐模数等(见图6、图7)。
装配式建筑在小城镇居住建筑中的推广
装配式建筑体系是现代化建筑的一个新的建造手段,融合了新的建造技术、建造材料和建造结构。讨论装配式建筑与小城镇居住建筑的适应性,将这种新的建筑体系引入传统特色小城镇中已成为可能。因此应改变小城镇目前的落后现状,根据实际情况逐步提升施工质量,实现小城镇居住建筑的工业化,提高小城镇的发展速度 。
装配式建筑需要有固定模板,提前预制建筑构件。因此需要针对特色小城镇提供特色设计,根据不同的小城镇的特点订制居住建筑标准图集。图集即居住建筑工厂化生产的标准,要求拥有足够丰富的多样规格供居民自主选择,使建筑建造成为部品。小城镇居民可以像拿着菜单点菜一样,根据自己的生活习惯、个人喜好、经济条件等不同需求来选择自己家的样式和规模等。
装配式建筑体系不仅是工厂预制建筑构件和工人在现场组装建筑构件这么简单,小城镇需要有自己的技术力量,培养自己的建筑师和规划师来完成大量的基础与辅助工作。只有建筑师和规划师针对传统特色小城镇进行针对性的研究、规划与设计,提供具有小城镇特色,适用于小城镇的建筑图集,才能使装配式建筑体系完美地应用于小城镇居住建筑的发展与建设中。
根据小城镇的发展需求,不同职能部门需要发挥各自的职能,完善装配式建筑的生产体系,推动小城镇住宅建筑的市场化,使住宅建筑建设向工业化形态转化。特色住宅建筑设计、工厂对建筑构件的生产、后期装配式建筑产品的销售与后期建筑产品的施工等环节相互串联,形成完整的市场产业链。
【转载声明】本网站所转载的文章,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遵循原作者的版权声明,如果原文没有版权声明,我们将按照目前互联网开放的原则,在不通知作者的情况下转载文章。如果转载行为不符合作者的版权声明或者作者不同意转载,请来信告知:bjb@fiberglass365.com。如其他媒体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有关文章时,务必尊重原作者的著作权,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