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动态 独家新闻 国外动态 市场分析 企业新闻 技术资讯 政策法规 主题站
《合肥市新型墙体材料“十三五”发展规划》正式发布
发布时间:2017-05-26   浏览次数:

关于发布《合肥市新型墙体材料“十三五”发展规划》的通知

合建〔2017〕69号

各县(市)墙体材料主管部门:

为进一步推动合肥市新型墙体材料产业的快速有序发展,加快我市“大湖名城、创新高地”建设步伐,实现保护耕地、保护环境、改善建筑物功能、节能利废、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目标,依据国家和省墙改的政策、法规、规定,结合我市建设长三角副中心城市的具体要求,通过组织专家评审和公开征求意见,现将《合肥市新型墙体材料“十三五”发展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合肥市城乡建设委员会

2017年5月17日

合肥市新型墙体材料“十三五”发展规划》原文如下:

为进一步推动合肥市新型墙体材料产业的快速有序发展,加快我市“大湖名城、创新高地”建设步伐,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实现保护耕地、保护环境、改善建筑物功能、节能利废、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目标,依据国家和省墙改的政策、法规、规定,结合我市建设长三角副中心城市的具体要求,编制《合肥市新型墙体材料“十三五”发展规划》。

一、“十二五”发展概况

“十二五”期间,墙改工作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以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要求,因地制宜、积极引导、鼓励、支持企业以煤矸石、粉煤灰、副产石膏等为主要原料生产各类新型墙体材料,改善建筑物功能、节能利废,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五年来,通过采取政策引导、宣传发动、技术服务、资金支持等一系列措施,极大地调动了企业的积极性。新建和技改了一批新型墙体材料生产企业,带动了大量的社会资金投入,有效遏制了粘土砖的生产与应用。2011年~2013年,我市利用市级墙改扶持资金3500万元,扶持项目117项,涉及新型墙材的生产、设计研发及应用等多个领域,引导社会资金50亿元以上投入墙材行业,有效促进了新型墙材的良性发展。

(一)取得的成果

1、生产能力满足建设市场需求

“十二五”期间,市墙改办积极引导、鼓励、支持企业发展节能、环保、利废的各类新型墙体材料。新型墙体材料生产能力逐年扩大,品种逐步增多,档次逐步提高,标准逐步完善。已初步形成了砖、板、块、部品较为齐全的新型墙体材料生产体系,在满足我市建设市场需要的同时,部分产品已经辐射到周边地区。到2015年底,全市共有获证的新型墙体材料企业93家,产业规模从“十一五”的50亿块(折标砖),增加到目前的68亿块(折标砖)。产品品种由烧结空心砖为主,扩展为砖、板、块、部品等品类较为齐全的产品体系。

新型墙体材料占墙体材料总量的比例由“十一五”末的市区实际应用超过95.23%,提高到现在接近100%。按现有新型墙体材料生产能力计算,每年可节约标煤近42万吨,节约土地4848余亩,减少SO2排放9500吨,减少CO2排放104万吨,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2、组织机构健全

建立、健全了市、县两级墙改工作管理机构。

3、加强宣传形成良好的社会共识

坚持正面宣传报道,传递以禁实、禁粘、节能、利废为主的墙改工作指导思想。先后在《墙材革新与建筑节能》、《中国建材报》、《安徽工人日报》、《安徽经济报》、《安徽墙改》、《合肥日报》、《合肥晚报》、合肥广播电台等媒体刊载墙改报道,宣传墙改政策。

新型墙材展示厅,通过实物、多媒体、现场样板、图片等展示方式,集中展示了各类新型墙材的性能、应用和墙改工作发展等内容。通过展示宣传,使社会各界对使用新墙材在保护耕地、保护生态环境、减少粉尘污染,节约资源能源等方面的意义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使墙改政策法规更加深入人心,推进了新型墙材在建筑市场上的广泛应用。

4、政策法规逐步完善

近年来,根据国家和省有关文件精神,相继制定了《关于加快我市墙体材料产业转型升级工作的实施意见》、《合肥市新型墙材推广应用项目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型墙材应用管理的通知》、《关于加强全市新型墙材企业扬尘污染防治工作指导意见》、《关于明确我市新型墙材产品适用标准的通知》等相关政策文件,从生产、应用、质量管理等环节进行规范。

利用市建委网站对发现的违法、违规行为进行曝光,同时建立合肥市新型墙材生产应用各方主体信用评价,创新优化,建立网格化监管制度,规范新型墙材生产和市场应用。

5、粘土砖的生产应用得到有效限制

深入开展粘土砖瓦窑厂的关停和整顿工作,将限制生产和禁止使用粘土砖纳入政府考核目标。从生产和应用两个关键环节把关,城市规划区内,杜绝粘土砖生产,市区建筑工地杜绝粘土砖的使用。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在三个方面:

1、新型墙体材料产业附加值不高,产能过剩较严重

目前,我市虽然已初步形成了砖、板、块、部品较为齐全的新型墙体材料生产体系。但墙体材料生产企业规模较小,技术装备水平较低,高附加值的墙材产品不多,企业市场竞争力不强,抗风险能力较弱。

“十二五”以来,随着产业调整升级和城区新建工程规模的迅速扩大,一批墙材企业的匆忙上马,全市新型墙材企业设计产能达68亿标块,市场需求量仅为35~40亿标块,部分新型墙材品种由供销两旺转变为供过于求,不断产生同行业之间低价倾销等恶性竞争现象。

2、新产品新技术推广应用相对滞后

新型墙材产品生产应用的标准、图集及施工和验收规程等配套工作相对滞后,应用技术研究步伐总体落后于新型墙体材料产品的发展速度。

3、农村墙体材料革新有待进一步深入

现阶段农村依然以砖混结构建筑为主,农民对粘土实心砖的习惯性选择,是墙体材料改革深入发展的障碍。“十二五”期间我市农村的宣传力度仍然不足,急需改变广大农民传统的使用习惯,使其更加了解使用新型墙材在保护耕地、保护生态环境、减少粉尘污染、节约资源能源等方面的意义。

二、“十三五”发展环境

(一)发展新型墙体材料是国家的一项长期战略任务

墙体材料革新是围绕节地、节能、利废、环保和改善建筑物功能而开展的社会工作,是节约能源和资源,发展循环经济,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一项战略任务。特别是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战略思想,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的战略位置,墙改工作更是成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节能减排的一项重要内容,发展新型墙体材料将是国家的一项长期战略任务。2015年8月31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住房城乡建设部联合发布《关于印发<促进绿色建材生产和应用行动方案>的通知》,提出到2018年,绿色建材在行业主营业务收入中占比提高到20%,新建建筑中绿色建材应用比例达到30%,绿色建筑应用比例达到50%,试点示范工程应用比例达到70%,既有建筑改造应用比例提高到80%。在该行动方案中,提出了“新型墙体和节能保温材料革新行动”,对新型墙材发展是重大机遇。

(二)节能减排和循环低碳经济为新型墙体材料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发展机遇

当前我国正在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新型墙体材料的发展必须紧紧围绕这一科学发展思路。如何充分有效利用煤矸石、粉煤灰、副产石膏、建筑垃圾等工业废渣生产节能、环保、高强的各类新型墙体材料,是摆在墙材革新企业面前的重要课题。

(三)“合肥大建设”建筑业的快速发展和住宅产业化对新型墙体材料功能提出了新要求

“大湖名城、创新高地”是我市着力打造的品牌,随着“合肥大建设”的不断推进,未来合肥将定位为长三角副中心城市,新区、园区的发展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加快,新型城镇化的建设的快速发展,这些都为新型墙体材料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合肥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省会城市首位度迅速提高。公路、铁路、水运等物流发达,交通便捷,吸引越来越多的外来人口居住。2010年合肥房地产投资819亿元,2015年合肥房地产投资为1259亿元以上,年均增长10.75%,房地产业快速发展。合肥作为“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城市,2015年以来,全市不断加大重点产业项目推进力度,呈现出重点产业投资加速、结构不断优化、效益明显提高。

合肥作为国家住宅产业现代化综合试点城市,住宅产业化为新型墙体材料产品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十三五”期间合肥市建筑业产值将继续保持稳步增长,合肥将全面推进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工作,将对墙体材料各项性能提出新的要求。

(四)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是墙体材料产业发展的重要契机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是国家实施科学发展的重要举措。随着我国经济形势的变化,房地产业发展逐步趋于平稳,深化“供给侧改革”,对新型墙体材料的需求由量的增长转为品质和功能的提高。我市传统新型墙材已经过剩,墙体材料革新发展也面临着“调结构转方式 促升级”。鼓励企业通过产品结构调整,企业间相互整合、创新,提高生产技术和装备水平。优化产品结构,丰富产品品种,改进服务理念,提升管理水平,创造良好效益将是今后一个时期新型墙体材料产业发展的总体要求和发展趋势。

在今后的工作中以轻质高强、复合式、多功能、节能环保的新型墙体材料产品的推广应用为产业的重点发展方向,新型墙体材料产业将向构建“墙材-墙体一体化”系统的方向发展,逐步实现从产品结构到产业结构的转变。

三、“十三五”指导思想、发展原则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大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的战略位置,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在充分分析新型墙材产业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的基础上,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坚持以人为本、依法推进,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深入贯彻《安徽省发展新型墙体材料条例》;坚持绿色清洁生产、减少粉尘污染、控制大气雾霾,大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坚持走新型产业化道路,推动我市新型墙材行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二)发展原则

1、坚持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的原则

以利废、节能、节材、节地和保护环境为重点,积极利用工业副产石膏、煤矸石、粉煤灰等资源,开发和推广应用新型墙体材料。科学合理利用各种建筑垃圾、城市污泥、淤泥和工业废渣,使新型墙材产品能够适应节能建筑需求,同时消纳各类工业废弃物。

2、坚持产业政策和市场引导相结合的原则

以节能、绿色建筑为突破口,大力发展轻质、高强、保温、多功能的复合型墙体材料。坚持以创新发展,绿色发展等新的发展理念,引领墙材行业可持续发展;要切实转变企业发展方式,从数量、规模扩张转变为提质、增效发展,提高企业技术水平;调整产品结构,优化产品质量和性能,使各类企业尽快达到节能减排新标准。

3、坚持引进消化和自主创新相结合的原则

积极引进、消化吸收国内外先进的新型墙体材料生产工艺和装备技术,加大科技开发资金的投入,提升行业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高新型墙体材料产业的技术水平。

4、坚持产业升级和淘汰落后并举的原则

积极采用先进技术和装备,发展复合型、环保型墙体材料。重点培育和扶持具有高成长性的企业,提升整个行业上台阶,杜绝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对于难以适应现代建筑中绿色墙材和建筑工业化要求的墙材企业,进行专题调研引导关停转型,为新型墙材产业向中高端发展腾出空间。

(三)主要目标

充分利用工业副产石膏、建筑垃圾、煤矸石、粉煤灰、市政污泥等工业废渣和废弃物为原材料生产新型墙材,培育一批资源综合利用骨干企业。加快技术创新,实现新型墙材企业的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打造“全国知名,全省最大”的新型墙体材料和住宅产业化部品生产应用基地。鼓励绿色墙体材料下乡,加快推进绿色农房建设,建成一批绿色农房示范试点,积极推进新农村建设。

——到2020年新型墙体材料生产企业缩减到50家,年生产能力维持在68亿块左右,产能等量置换,不新增新型墙材产能。鼓励企业兼并重组,做大做强,技术升级。重点培育和扶持有实力、有发展潜力、具有行业带动作用的企业10家(烧结类3家,加气类3家,板材类2家,其他类2家)。

——市区新型墙体材料应用保持在95%以上,县城规划区、建制镇新型墙体材料应用比例90%以上,新建建筑中绿色墙材应用比例达到60%以上。

——调整新型墙材产品结构,住宅产业化产品达到30%以上,烧结类自保温产品所占比例达到30%,各种轻质复合墙板、保温装饰一体化板、非烧结自保温材料等产品所占比例达到20%。

——培育壮大2~3家新型墙材装备制造企业,推广新型墙材生产过程自动化等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装备。

——“十三五”期间,将累计生产应用新型墙材240亿块,节约能源148.8万吨标煤,减少SO2排放3.35万吨,节地1.7万亩,利用煤矸石、粉煤灰、副产石膏、市政污泥、建筑垃圾等工业废渣2500万吨。

(四)产业基地建设

十三五期间,重点培养建设4个新型墙体材料产业基地:

1、以煤矸石为原料,生产烧结保温砌块(砖)新型墙体材料产业基地。该基地以长丰县全煤矸石烧结类墙材企业为骨干,以综合利用煤矸石为重点,通过强强联合、技术创新,产业升级,形成基地年产煤矸石烧结保温砌块(砖)15亿块(折标砖)以上的规模。

2、以粉煤灰为主要原料,生产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板材)、非承重蒸压粉煤灰多孔砖及蒸压粉煤灰砖的新型墙体材料产业基地。该基地以合肥二电厂和巢湖华能电厂附近新型墙材企业为主,以综合利用粉煤灰为重点,通过强强联合、技术创新,产业升级,形成基地年产7亿块(折标砖)的生产规模。

3、以副产石膏为原料,生产石膏砌块(砖)新型墙体材料产业基地。该基地以肥东县桥头集境内和肥西县、庐江县副产石膏利用为重点,形成基地年产石膏类新型墙材5亿块(折标砖)的规模。

4、住宅产业化基地。该基地以合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住宅产业化生产应用示范区域为重点,建设5~10个年产100万m2以上住宅产业化PC构件项目,预制装配率达到60%,形成基地建筑产业化年设计能力达1000万平方米。

(五)应用市场建设

1、科技先行拓展新型墙体材料的应用市场

鼓励省内高校、科研机构联合企业开展新型材料科研项目研究,适时推出相应的产品标准、砌体施工及验收规程和图集。提升新型墙材的技术含量,促进合肥市新型墙材的应用和推广。

2、推进绿色建筑和海绵城市建设有序发展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绿色建筑行动方案的通知》、《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安徽省绿色建筑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安徽省关于在保障性住房和政府投资公共建筑全面推进绿色建筑行动的通知》及《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关于城乡建设绿色发展意见的通知》等文件精神,把生态文明融入城乡建设的全过程,树立全寿命周期理念,切实转变城乡建设模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合理改善建筑舒适度。全面推进绿色建筑行动,推动我市城乡建设走上绿色、循环、低碳的科学发展轨道,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3、推进住宅产业化向纵深发展

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有利于节水节能节地节材,降低施工环境污染,提高建设效率,提升建筑品质,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推动城乡建设走上绿色、循环、低碳的发展轨道。为加快推进我省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安徽省出台《关于加快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的指导意见》皖政办〔2014〕36号,鼓励生产企业和施工企业生产和应用一体化建筑产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用10年左右时间,使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30%。

4.推进农村墙体材料革新进一步深入

传统观念对新型墙体材料推向广大乡镇农村建筑市场产生一定的制约。“十三五”期间我市将加大对农村的宣传力度,使墙改政策法规深入每个农民的心中,逐步改变广大农民传统的使用习惯,使新型墙材替代粘土砖。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协调机制

健全和完善各级墙改工作的领导机构,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市有关法律法规。通过实施目标管理,组织监督检查,加强相关部门的协调和管理,促进本行政区域内新型墙体材料产业发展与应用工作。采取一切行之有效的行政与法律手段,全面推动我市墙改工作的又好又快发展。强化行业管理,以政府部门政策引导、协会协调监督、企业诚信自律的管理模式推进墙材革新工作,运用“互联网+质量监控和服务模式”形成新的质量管理和新的服务模式与业态。重点扶持新型墙体材料骨干项目建设,切实做好产业基地的建设工作。

(二)加大执法监督,加强新型墙材生产应用管理

严格墙改行政执法,健全执法队伍、添置执法装备,建立完善的责任追究制度;出台新型墙材管理细则,完善合肥市新型墙材生产应用各方主体信用评价系统;完善产品标记标识,建立网格化监管制度,规范新型墙材生产和市场应用。积极发挥人民群众监督作用,建立有奖举报制度。引导群众积极对淘汰粘土砖、发展新型墙体材料工作中的违法现象进行举报。加大对新型墙体材料产业发展和推广应用的领导力度,加强新型墙材生产和应用市场的监管,定期开展质量抽检,确保建设工程质量。

(三)加快新型墙体材料标准化建设,提高应用水平

制定和完善符合我市建筑结构体系的新型墙体材料产品标准体系;加快节能型、复合保温型新型墙体材料的应用标准研究,编制符合绿色建筑节能要求的设计和施工、验收标准;结合区域特点,研究编制各种新型墙体材料裂缝、渗漏控制技术导则或实施细则;通过补充、完善和建立国家、省、市的标准体系,建立使用新型墙体材料的节能示范工程,促进新型墙体材料的标准化、规范化应用,持续提升我市新型墙体材料产业发展与应用水平。

(四)加快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升级

鼓励和支持新型墙体材料企业,充分利用大专院校、科研机构、设计部门的技术优势,积极开展新技术、新产品的联合研发。支持重点企业建立企业技术中心,开展技术创新。

积极组织引进、消化、吸收科技含量高、利废效果好、节能显著的新型墙体材料生产技术与装备。

(五)加强舆论宣传,强化多层次培训

充分发挥舆论的导向与监督作用,广泛深入地开展形式多样的专题宣传活动,积极宣传新型墙体材料产业发展与应用的重大意义,积极运用广播、电视、报纸、公众微信、互联网、专门会议、宣传周、宣传日等传媒手段,深入持久的开展丰富多样的宣传活动,不断提高公众对推进新型墙体材料发展重要性的认识,了解新型墙体材料所具有的技术性能优势,逐步摆脱对传统墙材的依赖。支持和鼓励传媒机构不断加强舆论监督,积极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开展新型墙材下乡宣传活动,引导农村自建房使用节能环保的新型墙体材料。

制定专项技术培训规划,并针对具体情况逐年制定技术培训计划,规定培训次数,培训的范围、层次、内容、时间和目标,实现使用新型墙体材料的设计、施工、监理、质量监督等相关技术人员、主要技术工人能获得有效的技术培训,为全面推动新型墙体材料产业发展与应用打下坚实基础。

来源:绝热节能网
 关键词:
免责申明 网员服务 广告服务 站内导航 联系我们 关于我们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 南京玻璃纤维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www.chinajrjn.com 苏ICP备09016666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