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热点

Industry Hotspots

火箭复合材料整流罩问天,填补合肥商业航天复材应用领域空白

发布时间:2025-03-26  浏览人数:

图片  

 

2025年3月21日19时07分,星河动力“谷神星一号”(遥十七)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将云遥一号43-48号星送入轨道。记者获悉,火箭整流罩由位于科大硅谷片区的安徽梦克斯航空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梦克斯航空”)研发生产。此次发射成功填补了合肥市商业航天复合材料应用领域空白,为合肥打造千亿级空天产业集群注入强劲动能。



图片





     


从实验室到太空的“合肥路径”


         



在全国两会“推动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安全健康发展”战略指引下,合肥市瞄准空天信息产业赛道,构建“基础研究——技术攻关——产业应用”全链条生态,打造航天新材料创新高地。梦克斯航空作为国内第二家掌握火箭复合材料整流罩全流程能力的民营企业,成功填补区域产业链关键空白,其整流罩首次问天被视为合肥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事件。


“整流罩是火箭突破大气层的‘第一铠甲’,对于火箭成功发射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梦克斯航空技术总监表示,“我们实现了从材料配方、结构设计到制造工艺的100%自主可控,较传统金属材料减重30%,成本逐步降低,交付周期进一步缩短。”


图片

整流罩组装。


从火箭在发射台蓄势待发,一直到冲破大气层,火箭整流罩全程守护着卫星。不管是恶劣的风雨天气,还是空气摩擦产生的“火焰巴掌”,它都能稳稳挡住。当火箭快接近预定轨道时,整流罩就会自动分离展开,托举卫星登上舞台,随后默默离开,做聚光灯背后的无名英雄。


     


四大硬核科技解码“太空盾牌”


         



据介绍,火箭整流罩选用的材料是有着“黑黄金”之称的碳纤维复合材料,碳纤维复合材料由碳纤维与基体材料通过特定工艺复合而成,具有高强度、轻量化、耐腐蚀、抗疲劳等诸多优异性能,在航空航天领域有着广泛应用。


图片

火箭整流罩成品。


安徽民企的火箭整流罩技术,背后的硬核科技力量是关键。梦克斯航空技术总监介绍,该公司技术优势主要有四点:

图片

大尺寸一体化成型技术

突破了大尺寸复杂构型壳体的一体化成型技术(像3D打印巨型乐高积木一般),实现高精度、高性能壳体制造,满足火箭整流罩严苛的气动外形、极端环境,以及复杂的载荷工况要求。

图片

柔性工装热压罐成型技术

采用柔性工装热压罐成型技术(相当于给碳纤维做SPA),精准控制复杂内外型面的尺寸精度,确保火箭整流罩的气动性能与结构可靠性。

图片

超轻防热结构技术

开发轻质高效防隔热材料与工艺,显著提升火箭整流罩的热防护性能,保障飞行器在极端热环境下的安全运行。

图片

柔性蜂窝共固化夹层结构设计及制造

创新柔性蜂窝共固化夹层结构设计与制造工艺(相当于给卫星穿上了一件“抗震服”),实现火箭整流罩的轻量化与高强度,兼具优异的抗冲击与隔热性能。


     


商业航天的“专精特新”力量


         



合肥空天产业整流罩技术商业航天首次“官宣”,也将梦克斯航空推向公众视野。


2021年9月,该公司落户合肥蜀山经开区,位于运河新城片区,是一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级科技型中小企业、安徽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安徽省创新型中小企业、合肥市重点产业链企业。


“我们深耕的是树脂基和陶瓷基两大核心技术路线,聚焦国防、航空、航天三大应用方向。”该公司技术总监介绍,公司在飞行器复合材料结构设计复合材料工艺制造及超高温热防护材料研发应用等方面拥有国内先进技术水平,是国内第二家掌握火箭复合材料整流罩全流程能力的民营企业。2024年11月,该公司国内首套可重复使用液体火箭热防护产品通过测试。


目前,该公司人才团队有合肥市高层次人才认定4人、博士6人、专家委员会12人。公司员工200余人,其中技术人员70余人。


该公司一期生产面积12000平方米,二期生产面积40000平方米,可同时满足多种型号产品零部件的研制和批量生产。2024年4月,蜀山科创集团全资子公司蜀山创投对该公司进行投资,助力企业碳纤维复合材料产品的研发迭代及产能扩充,推动其在军工、商业航天等下游应用场景持续拓展。目前,该公司最大产能可实现年产复合材料300吨、金属机加件20万件,包括航空复合材料设备、机械加工设备100余台套。


此次火箭整流罩产品的成功应用,将进一步加速梦克斯航空的业务开拓。



END      

     

南京玻璃纤维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致力于推动纤维及复合材料、绝热材料领域科技创新和标准引领,承担了玻璃纤维、绝热材料、碳纤维3个全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中国材料与试验团体标准建筑材料领域委员会玻璃纤维及碳纤维技术委员会、绝热吸声材料技术委员会的秘书处工作,是ISO/TC61/SC13及ISO/TC163两个国际标准化组织的国内技术对口单位主持制修订国际标准18项,制定国家、行业标准161项。目前已形成覆盖玻璃纤维、碳纤维及复合材料、绝热材料行业全体系各层级标准的研制能力,提供全产业链全流程“一体化”标准服务,同时提供ISO国际标准策划、编制、申报、参编服务


南京玻璃纤维研究设计院在航空航天、海洋核电、轨道交通、汽车轻量化等领域,具有复合材料“成分-组织-性能-服役”实验室研究分析能力 。重点开展高性能纤维、纤维预制体、树脂基复合材料等研究分析 ,覆盖复合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能、机械力学性能、无损检测、热性能、老化性能等实验室研究分析能力,致力于帮助复合材料相关企业建立健全实验室研究分析体系、为客户提供产品全生命周期实验室研究分析方案与服务。


南京玻璃纤维研究设计院依托深厚的行业资源,专业的产业背景,资深的服务经验,承接纤维及复合材料、绝热材料领域行研报告服务并代理Markets and Markets、Lucintel等全球著名咨询机构研究报告业务。


相关业务,请与以下人员联系。      


实验室研究分析相关服务

孟继荣:15295516105


行业咨询及报告相关服务

马   剑:13851757521


标准相关服务

杨剑平:17625900502

源:蜀山发布

【转载声明】本微信公众号所转载的文章,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遵循原作者的版权声明,如果原文没有版权声明,我们将按照目前互联网开放的原则,在不通知作者的情况下转载文章。如果转载行为不符合作者的版权声明或者作者不同意转载,请来信告知:bjb@fiberglass365.com。如其他媒体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有关文章时,务必尊重原作者的著作权,保留本号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识别请关注我们

 新材料平台复合材料行业中心
图片